本文主要围绕当前我国自动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当前国内外企业的数据自动化处理程度,以及如何提高自动化程度。
目前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十多年来,无论是工业化水平还是规模都处于稳步增长阶段。相比之下,数据自动化处理水平的发展速度却没有显著进步。国际供应商市场中,诸如西门子Siemens, ABB, 艾默生Emerson, 施耐德 Schneider Electric, 霍尼韦尔Honeywell等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几乎都具备完善的数字化策略和解决方案。
国内供应商的数据处理自动化发展前景如何呢?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统计,中国具有最齐全的工业门类。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每年投入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上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是制造业不可避免的问题。企业实现自动化需要不断地保持高投入,才能产生高积累、高质量,从而使企业获得高利润。但国内的企业往往对数据传输自动化不够重视,短期来看并不会对企业造成任何影响,但长远看来,将制约企业的发展。
国际市场中企业数据自动化处理程度普遍高于国内,这对国内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国内企业完善自身的业务处理流程。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业务,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国内企业的数据处理自动化需求不断增加,将带来一场全新的变革。 数据自动化传输的趋势是集成化、系统化,企业规模较小时,会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产品研发,但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业务复杂度增加,企业对业务数据的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
几乎所有的大中型企业都具有业务系统,用于管理企业的订单、生产等业务数据,实现企业内部的自动化管理。但企业与交易伙伴之间的业务数据传输仍然主要依赖于纸质单据、邮件等方式,传输效率低下。
交易伙伴之间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数据格式、文件类型、传输协议等都存在差异。这无疑将增加业务数据的处理难度,加长业务数据的处理周期。
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EDI具有符合国际标准的报文类型,如X12、EDIFACT、EANCOM等。这些标准可以规范化业务数据的具体格式,解决交易伙伴之间的数据转换难题。如您和交易伙伴决定共同采用X12标准的报文,则您可以就X12标准下的报文类型与交易伙伴达成一致。对于报文中包含的特殊字段也可提前进行声明,由EDI系统进行自动核对。
EDI系统拥有多种文件传输协议,包括AS2、OFTP、SFTP等,支持数据加密和数据签名以及密码验证等多种加密方式,确保企业的业务数据可以安全、高效的传输。文件传输还有一种形式,即API方式。API没有明确定义的结构,可以利用JSON这样的通用格式创建任何格式。这使得API访问缺乏标准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用于和交易伙伴沟通传输细节。
EDI系统可以与企业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代替传统的手动收发方式。比如,接收数据时,EDI系统可以将数据自动导入业务系统。而发送数据时,可以自动抓取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较之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EDI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理大批量的业务数据,降低了人力成本,缩短数据处理周期,使订单、发货等信息可以迅速得到响应。
注:文案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您联系我们进行删除,给您带来困扰,我们深感抱歉。